設為首頁 | 添加收藏
      齊魯晚報登報掛失聲明電話多少
      聯系人:王主任
      聯系電話:15805318816(同微信)點擊撥打
      QQ:1554262319
      掃一下加微信服務更方便

      最新進展消息:七夕乞巧節的來源與民俗風情

      2024-08-12 14:42:38 收集整理:齊魯晚報登報聯系方式掛失聲明電話15805318816發票收據營業執照公章法人章財務專用章銀行開戶許可證學生證丟失遺失聲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到了。七夕節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節日,最早叫作“乞巧節”或“女兒節”,婦女們在這一天相約,穿針乞巧,投針驗巧,祈求得到智慧,變得心靈手巧,后來逐步演變成象征愛情的節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么,七夕節到底是怎么來的,中國古人又是怎么過七夕節的呢?


        □孫曉明 孫辰龍


      七夕節的來頭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源于古代的星紀崇拜,是少女祭祀星神、祈求心靈手巧的浪漫之夜。這個節日起源于漢代,興盛于唐代,鼎盛于宋元,豐富于明清。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在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

        后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民間神話傳說以此日為牛郎織女過鵲橋越銀河相會之期,《賈氏說林》又有七夕為雙星節或雙蓮節的說法。《物原》說“楚懷王初置七夕”,未知確否。唐宋間較重乞巧節,有較為盛大的活動。《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玄宗)帝與貴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華清宮游宴。時宮女輩陳瓜花酒饌列于庭中,求恩于牽牛、織女星也。……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盛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嚴格說來,七夕實為女人節,女人乞巧求福,盼在此時。

        七夕節為什么七又名女兒節呢?相傳牛郎織女夫婦被王母分隔于銀河東西,靠鴉鵲拔毛架橋,每年七夕渡河一會。故該日鴉鵲皆禿。織女手工精巧,故各地盛行乞巧、賽巧,有用七針望月穿彩線,穿多穿快為得巧,有以明鏡映月光照瓜果水盆,鮮艷明亮為得巧;有捉蜘蛛放人首飾盒,觀結網疏密或圓正;有摘秧芽觀水盆中之影像,有丟繡針于鴛鴦水中以判巧拙,有以鳳仙花染小指及無名指,有靜坐葡萄架下偷聽牛郎織女竊竊私語。

        又傳唐代蔡州(現河南駐馬店市)有蔡姓女,七夕乞巧,忽見流星墜入筵中,次日得金梭于瓜上,織布精巧異常。也有人這天大擺香案,祭供果糕點,乞富乞貴乞子,跟七夕已不合拍。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于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乞巧七夕的習俗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和熱點。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于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后,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斗巧的風俗,內容圍繞穿針引線、蒸巧餑餑、烙巧果子展開,有些地方還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谷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特別是兒童要吃巧芽,有的地方還有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裝飾品等習俗,這些都是斗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采摘山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面粉制作各種小型物品,用油煎炸后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而在古時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只公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清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后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后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后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意兒,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們手執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后,姑娘們將所制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還有一種“投針驗巧”的游戲,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于穿針,又不同于穿針,是明清兩代盛行的七夕節習俗。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陽下曝曬,過一段時間后,空間中的塵土就會在水面上結成一層薄膜。這時把針丟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撐,針就會漂浮在水面上,水中便清晰可見形態各異的針影來。如果針影是云彩、花朵、鳥獸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現細如線、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后,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愿。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極盡討巧、喜慶、吟詠、猜謎、歡宴之能事。

        追求愛情,必然涉及婚姻生子,七夕舊時習俗,還有“種生求子”,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模型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長出敷寸(古代的長度單位,這里用來比喻極少或極短)的芽,再以紅、藍絲繩扎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于水上,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下一篇:新郎劉志浩與新娘徐曉結婚啟事 上一篇:關于律師執業證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書汪芬導游資格證丟失聯系電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av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久久国产三级精品| 三级网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2019天天干天天操| www.日本xxxx| 2020国产精品自拍| 67194线路1(点击进入)| 黑人26厘米大战亚洲女|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yw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18女人毛片水真多免费| 野花日本免费观看高清电影8| 看全色黄大色黄大片视| 欧洲vat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品|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AV|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www.狠狠干| 高清不卡毛片免费观看|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色|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hd日本扒衣党视频播放| 蒂法3d同人全肉动漫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性欧美18-19性猛交| 国产小鲜肉男同志g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