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
齊魯晚報暑期賣報活動進行到第六期。這個暑假,累計三百余孩子參加了賣報實踐活動,用汗水澆灌成長。最后一次賣報后動結束后,本報又為孩子們精心組織了一場研學采風活動。8月18日,百余名孩子和家長來到西海岸新區上航模課,體驗科技的樂趣;他們還游覽了西海岸生態觀光園,感受大自然的風光。小報童們直呼:“這個暑假過得又充實又有意思。”
動手做航模 體驗科技樂趣
8月18日上午,
齊魯晚報50名小報童及近50名家長來到西海岸花街小鎮,參加本報組織的小報童暑期采風活動。孩子們首先迎來的是一堂航模課。全國航空航天模型競賽項目副裁判長、青島市航空模型項目裁判長、青島嘉峪關學校科技老師辛有生手把手教孩子們做飛機模型。
每人領取了一款輕騎士橡筋動力模型飛機后,孩子們有序落座。當天,參加活動的孩子們年齡從4歲-12歲不等,不少孩子之前從來沒有自己動手做過航模。因此,在拆封組裝前,辛有生老師先給孩子們普及了一些航模基礎知識。辛有生還告訴同學們,他們手里拿的這款模型飛機,是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器材,無需粘貼,內置動力,可從地面起飛。
“現在,我們打開包裝盒,先取出這根塑料管,這相當于飛機的機身。”辛有生一邊演示,一邊挨個指導孩子們操作。
一個半小時后,在辛老師的挨個指導下,孩子們陸續將飛機航模組裝好。“順時針轉螺旋槳120-150圈后,將飛機平滑向上擲出。”辛有生向同學們強調飛行技巧。隨后,孩子們來到室外空地,爭相擲出自己親手制作的飛機。
“哇,飛這么遠。”看著自己的飛機在空中飛行了十幾二十米距離,孩子們興奮地拍手稱贊。
大、小報童互幫互助 做完航模再游生態觀光園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組裝過程中,有的孩子動手能力較強,看老師演示一遍,很快便能完成。有的因為是第一次體驗,速度沒那么快。“老師,你看我的裝得對不對。”每演示一個組裝步驟,臺下就有有孩子爭相尋求老師的幫助。除了老師現場指導,一些完成得快的孩子,還主動幫其鄰座的低年級弟弟妹妹。
“我來教你。我幫你綁一根皮筋,另一根你自己來試一下。”11歲小報童劉錦諾熱心地幫助 坐他右邊的一名二年級的小同學李松津。在這個互幫互助的過程中,兩人一下子熟絡了起來。
“太感謝劉錦諾哥哥了,我也有一架自己的飛機模型了。”完成最后一個安裝步驟并成功試飛后,李松津興奮地跳了起來。
另一名小報童高一雯只有四歲半,她也是本報年齡最小的報童。因為年紀小、又是第一次動手做航模,坐在她旁邊的大哥哥齊紅陽時不時地幫著高一雯一起完成制作。
互幫互助,是
齊魯晚報小報童一直以來的優良傳承。在賣報實踐中,有的孩子賣得快,他們便會幫著還沒有賣完的同伴,一起完成任務。
航模課結束后,孩子和家長們還游覽了與花街小鎮僅有2.3公里之隔的西海岸生態觀光園,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風光。
“這個暑假真充實” 300余小報童賣出近4000份報紙
從2011年至今,
齊魯晚報小報童賣報活動已連續舉辦八屆。今年的賣報活動從7月13日-8月18日,一共舉辦了六期。本屆賣報實踐活動,共有來自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的310多名小報童參與,累計賣出3600余份報紙。
“這個暑假過得很充實。”10歲報童鄭弘孺連續五年參加賣報活動,今年,除了第一期不在青島,此后的每一期他都堅持參加。有時候周末有跆拳道課,他會合理安排時間,早上讓媽媽去領報紙,下完課后,他來不及脫下跆拳道服,就開啟了“賣報模式”。“每一年賣報,都有不同的收獲。”這個暑假,鄭弘孺邁出了330份報紙。在他看來,雖然數量不是很多,這個過程的體驗和收獲最重要。
參加賣報活動有何收獲?30余名小報童寫下了自己的體驗和感想,并在齊魯壹點上進行刊發。
“孩子很開心,這個暑假的體驗很豐富,感謝
齊魯晚報的費心組織,明年我們還會再參加。”活動結束后,多名家長在微信交流群里寫到。
花絮: 被這里的好環境吸引 孩子上課家長順便看房
小報童們在花街小鎮售樓處2樓上課時,不少家長趁這個空檔,在1樓看起了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