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起源于中國,是一種策略型兩人棋類游戲,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也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近年來,隨著國人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潮,越來越多的孩子進入到圍棋的黑白世界。下圍棋看似僅僅是腦力活動,實際上,在簡單的規則下,圍棋廣闊的落子空間,十分考驗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判斷力和耐力,這種高強度的腦力活動被歸類到了體育項目里。
受疫情的影響,全國所有學校全部延期開學,對于習慣了在校園里與小伙伴嬉笑打鬧的小學生們來說,無法出門的日子讓本身處在活潑好動年齡段的他們空有一身力氣無處釋放。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沉下心來,很多家長選擇了一種可以讓孩子靜下來的體育項目—圍棋。
圍棋走進社區
齊魯晚報學弈棋院推出面向4-8歲兒童為期半年圍棋公益培訓課,不僅解決了家長們的煩惱,還可以讓孩子們在家就能對圍棋有一個初步的學習和認識。
齊魯晚報學弈棋院的公益課自推出以來得到了濟南市各街道辦、社區居委會和學生家長們的大力支持。據了解,王舍人街道辦事處萬象新天社區正在與
齊魯晚報學弈棋院展開合作,讓圍棋走進社區,為社區的孩子們再增添一個國學項目。一直致力于打造“國風德韻·學知萬象”黨建品牌的萬象新天社區,一直以來都想將最具傳統文化代表并且老少皆宜的圍棋引進到社區里來。
了解到
齊魯晚報學弈棋院在疫情期間一直致力于普及推廣兒童圍棋教育的工作中,推出的一系列圍棋公益課程也讓孩子們受益匪淺,萬象新天社區黨委書記萬玉竹說:“
齊魯晚報學弈棋院舉辦的圍棋公益培訓非常有意義,圍棋是國學文化精粹,需要大力推廣。學習圍棋的益處有很多,家長和青少年也有學習圍棋的巨大需求。社區居委會決定和
齊魯晚報學弈棋院聯合舉辦公益培訓項目,也將進一步強化社區的國學文化特色,帶動更多家庭和孩子接觸并掌握圍棋,豐富疫情期間及之后的社區和家庭體育文化生活。”
專業老師授課
社區圍棋公益培訓由
齊魯晚報學弈棋院委派專業教師授課。在疫情期間以網絡課程形式進行,疫情結束以后進行線下面授。傅書萍介紹了社區圍棋的規劃,“
齊魯晚報學弈棋院的師資和服務,包括課程設置的時間段、時長等這些方面做的不錯,所以我們想通過學弈棋院將圍棋擴充到社區公益課當中。公益培訓前期采取非接觸方式進行宣傳發動,通過社區黨員群、業主群、學校群和學生家長群下通知,在小區入口和樓宇但愿張貼活動海報的形式進行宣傳發動,家長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報名,咨詢工作安排在居委會辦公室。疫情結束以后,居委會將提供專用圍棋教室用于課程面授,最大限度的方便學生和家長。后期該教室也將規劃用于社區老年大學圍棋教室和家長圍棋教室,讓老、中、幼三代人都能融入圍棋文化中來。”
培訓下足工夫
為做好圍棋公益培訓活動,
齊魯晚報學弈棋院也是下足了工夫。棋院公益活動負責人張友社說,“在青少年群體中深化普及圍棋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本次活動我們在萬象新天社區率先推行,為促進濟南市內的圍棋文化普及,日后將陸續對濟南各大社區逐步推出公益活動,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接觸圍棋,讓圍棋成為孩子們養成良好習慣的最佳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