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
齊魯晚報“齊魯未來星”研學營迎來濟南市緯二路小學800人研學大團。今年是濟南解放70周年,同學們走出校園,走進自己生活的城市,探尋濟南的歷史文化,以全新的視角了解她的方方面面。
文/片
齊魯晚報 記者 李飛 潘世金 尹明亮 馮沛然 實習生 徐麗環
府學文廟朱砂啟智開筆禮
9月30日上午,緯二路小學一年級近120名學生來到濟南府學文廟,在老師和家長的見證下,開筆立志,開啟傳統文化研學之旅。
其中的核心環節是朱砂啟智開筆禮。學生向老師行拜師禮,傳承尊師重教的中華傳統美德;老師為學生們點上朱砂,寄托著他們對學生美好的祝福。一年級學生拿起毛筆,認真寫好“人”字,看似簡單的一撇一捺,卻寓意深刻。在“擊鼓鳴志”環節中,結束了開筆禮儀式。
隨后,在國學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游覽府學文廟。府學文廟始建于宋熙寧年間,距今有千年歷史。在傳統文化課堂上,同學們親手繪制泥叫虎,并認真為它涂上顏色。上紙、上墨、敲打……一年級學生還體驗了古法拓印,在不斷的敲打中,“一以貫之,好之樂之”的字樣逐漸在紙上浮現出來。一上午的時間,同學們的研學收獲滿滿。
世際園學插花烘焙和安全知識
三年級145名學生來到世際園研學基地,在一個個如童話世界般的小屋中開展研學活動。
在幽蘭花藝課堂,同學們一起接受插花藝術的熏陶,一朵朵太陽花、一枝枝幸福草,在花藝師的示范講解下,同學們親手制作成一束束漂亮的花束。
在不遠處的安全教育營地,一場關于災難逃生的課堂和實踐也同步進行中。樓宇逃生緩降訓練中,在老師的演示和幫助下,學生一個個從“樓頂”沿著救生繩“逃命”。在火場濃煙逃生演練中,同學們手牽手走過漆黑的演練場,學會在黑暗中尋找逃生指示燈。
一堂烘焙課也是此次世際園研學之旅的重頭戲,在親自制作蛋糕的實踐中,同學們鍛煉了動手能力。面粉、牛奶、雞蛋……跟隨教練的演示,這些常見的食材在學生手中慢慢發生著變化,一個小小的蛋糕里濃縮著勞動的味道。
百花洲里聽曲藝賞泉水
四年級三個班的學生來到百花洲,開啟泉水文化研學之旅,感受老濟南的獨特魅力。“夢回故園,濟水之南。天下名泉,誰人比肩……”在流杯池畔,學生們參加了曲水流觴修禊大典。敬先賢、敬尊長、同窗互敬,以經典吟誦的方式,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隨后,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了解線裝書的發展歷史,并親手制作了線裝書,在穿針引線中領略線裝書的獨特韻味。濟南除了“泉城”的美稱,還素有“曲山藝海”的美譽。在芙蓉館內,學生欣賞了山東特有的曲藝文化。相聲、山東快書、山東戲劇……引得學生拍手叫好,連連稱贊。
跟隨講解員,同學們先后觀賞了流杯池、讓水泉、厚德泉等泉水。最后,大家來到泉水人家民俗博物館,這里陳列著上千件具有時代特色的老照片、老物件,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濟南從古至今的變化。
學習工業和中醫藥知識
四年級四班和五年級的同學們來到力諾集團,分別開啟工業研學之旅和中醫藥研學之旅。
在力諾工業展覽館,四年級的同學們參觀智能車間,親臨現代化工廠,觀看先進的現代工業技術,親手觸摸太陽能板,被未曾見過的工業、藥用器具深深震撼著。在琉璃制作工坊,同學們親眼看到了晶瑩剔透、光彩奪目的琉璃擺件制作過程,看著一塊塊燒到1000多度的材料,在琉璃制作手工藝人修整下,變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兔子、老鼠,他們不禁大呼神奇。隨后,同學們自己動手編制琉璃手串,走進傳統的酒坊,觀看釀酒技術。
五年級的同學們來到力諾宏濟堂,感受傳統中醫藥的文化魅力。在玉皇山的藥用植物園里,學習辨識藥材,跟中草藥親密接觸,了解中藥原材料的生長過程,開闊眼界。在玉皇山,同學們還觀看并學習了如何利用日晷計時,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制作日晷,兩三人一起,協力合作。“這個環節既能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又能培養團隊協作精神。”五年級三班班主任孫老師說。
探秘章丘龍山文化,傳承非遺技藝
六年級的同學們走進章丘探秘龍山文化,傳承非遺技藝。踱步于龍山文化博物館內,有的學生在認真聆聽和記錄,有的學生把陶器畫在了本上,猶如穿越了歷史時空,驚嘆于古人偉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