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春節(jié)
年俗文化研學受歡迎
1月17日,
齊魯晚報“齊魯未來星”百花洲年俗文化研學營全新開啟。來自濟南市丁家小學三年級一班、三年級二班,濟南市科苑小學一年級一班的同學們來到濟南百花洲,與民俗專家面對面,聽專家講述過年習俗,現(xiàn)場學習用毛筆書寫福字和對聯(lián),感受年俗文化。
1月19日和20日,“齊魯未來星”年俗文化研學營又迎來了濟南市堤口路小學二年級二班,濟南匯才學校八年級七班和八班,濟南市博文小學一年級三班和四班的孩子們。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一種期待。”濟南著名民俗專家張繼平老師為同學們講述過年風俗。老照片留存老濟南記憶,五谷雜糧都是哪些?臘八又有哪些習俗?老濟南人過去是怎么置辦年貨的?民俗專家一一解答,同學們對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雨荷居,同學們還學習制作老濟南“面魚”,在勞動中體驗傳統(tǒng)工藝的魅力,品嘗濟南美食的“泉城味道”。除此之外,孩子們還現(xiàn)場了解五谷雜糧的形態(tài),在紅絲帶和祈福牌中寫下自己的心愿,寓意美好;書法家教孩子們用毛筆字寫福字和對聯(lián),感受濃濃的過年氣氛;進行雕版印刷的體驗,制作屬于自己的作品,也鍛煉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
“活動非常有意義。”研學活動結束后,濟南市科苑小學一年級一班張潤則的家長表示,平常帶孩子來百花洲可能就是簡單逛一下,但研學中各種與民俗有關的活動串聯(lián)起來,讓孩子們對過年的文化習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今天學習了制作面魚,寫福字,還有雕版印刷的體驗,還了解到了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來歷,很高興。”濟南市丁家小學三年級二班徐文晴同學說。
“行走的書法”主題研學
孩子爭當書法小達人
18日,
齊魯晚報“齊魯未來星”百花洲書法文化研學全新亮相,受到書法特色教育學校——濟南市博文小學孩子們的熱捧。“行走的書法”研學營率先迎來了該校2014級4班的同學們。19日和20日,又分別迎來了博文小學六年級一班、二班、三班和四班,三年級二班,一年級一班、二班的孩子們。學生和家長一起來到百花洲,在研學導師的帶領下,感受中國書法文化散發(fā)的獨特魅力。
“不敢相信能親眼看到專家現(xiàn)場碑拓‘太和閣’的古碑,我也親身體驗了一把,感覺很新鮮,很珍貴。”濟南市博文小學學生武玉龍說。同學們現(xiàn)場觀摩了碑拓這一古老的印刷技術,也加入到磚拓陣營中,在親手體驗中將這一中華傳統(tǒng)技藝傳承。
為了讓學生在百花洲深度了解書法的歷史,“行走的書法”研學營還特別邀請了書法家張衛(wèi)正先生給同學們講述書法的歷史發(fā)展脈絡,演示字體,傳達書法的遒勁有力。“通過張老師的講解,終于明白了怎么區(qū)分上下聯(lián)和春聯(lián)平仄聲調。”濟南市博文小學六年級一班的孫宜銘說。同學們認真聽講后各自低首揮毫潑墨,爭當書法小達人,答對有關書法問題的同學還有獎品拿。“我答對問題獲得了張老師寫的‘大展宏圖’的祝福,真的收獲滿滿!”孫文宣同學開心的說。
“孩子這次不僅跟著書法大師學習了書法,還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這對孩子的素質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家長表示,此次研學活動讓孩子們走出校園,把課上知識和課下實踐相結合,學到的知識會更扎實。
下周,
齊魯晚報“齊魯未來星”書法文化研學還將繼續(xù)進行。
寒假來臨,
齊魯晚報新研發(fā)的多款假期研學課程嶄新亮相。其中“新春年俗文化”研學和“行走的書法”主題研學剛一推出,就受到了中小學校的歡迎。上周,共有濟南市丁家小學、濟南市科苑小學、濟南市博文小學、濟南市堤口路小學、濟南匯才學校的十幾個班的孩子們組團參加。本周
齊魯晚報“齊魯未來星”研學繼續(xù)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