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隨著“新年新衣寒冬送暖”最后一批衣服發(fā)往菏澤和臨沂農(nóng)村,本年度“新年新衣寒冬送暖”活動告一段落。從2018年11月啟動至今,3個月的時間,活動總共為山東各地貧困兒童送去御寒衣物三千余件。這些衣物全部來源于愛心企業(yè)和市民的捐贈,因為你們的愛心,上千名兒童在這個冬天感受到了溫暖。
孩子們穿上新棉衣高興地合影。
平邑縣的陽陽穿上新衣,爺爺高興地夸衣服好看。
章丘區(qū)垛莊鎮(zhèn)南明小學(xué),女孩試穿完新衣以后又脫下來疊好裝好。
志愿者把新衣服送到貧窮老人家里,并幫著老人穿好。
仲宮北道溝村幼兒園的孩子們穿上新衣服高興得跳起來。
9次義賣,為新疆孩子購買羽絨服
2018年12月18日下午,二十余位齊魯志愿者齊聚泉城廣場郵局,將149件嶄新羽絨服整理、打包,郵寄到新疆伊寧福利院。
本次公益活動起源于一封“求助信”,寫信人是山東大學(xué)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周煜博。“新疆伊寧福利院里有100多名孩子,這些孩子大多是孤兒,這里冬天很冷,福利院條件有限,孩子們需要厚的羽絨服。”周煜博在信里寫道,他在報紙上看到
齊魯晚報的“新年新衣”活動,想為孩子們求助。
收到求助信之后,齊魯志愿者外聯(lián)部部長張秀華跟志愿者商議決定,通過愛心義賣報紙的方式募集愛心款,為新疆伊寧福利院的孩子們購買過冬棉衣。
隨后幾個周末,義賣持續(xù)展開。一張張報紙賣出,一份份愛心收集,先后有上千名齊魯志愿者冒著嚴寒一共開展了9次義賣,加上愛心人士的捐款,共為新疆伊寧福利院的孩子們籌得善款23422.70元。“志愿者們很讓人感動,在最冷的那幾天,大家也都依然熱情地參加。”張秀華介紹說,讓人感動的還有那些慷慨解囊的好心人,他們聽志愿者說了義賣緣由之后,都積極支持,很多人用10元、20元、50元的高價購買了報紙。
兵媽媽帶著志愿者,批發(fā)市場買衣物
本年度“新年新衣寒冬送暖”活動啟動后,受到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yè)的大力支持,其中不少人已經(jīng)連續(xù)多年參加活動。
家住英雄山路的高奶奶每年在活動啟動的第二天都會準(zhǔn)時打來電話,為孩子們捐1000元錢,從2010年活動啟動至今,這個習(xí)慣已經(jīng)堅持了8年。“看著那么些窮孩子受凍,我心里難受,我想通過你們的活動為孩子們買件衣服,讓他們暖暖和和過冬。”高奶奶說。
兵媽媽齊亞珍和他的志愿者團隊也是每年都參加活動。今年冬天,兵媽媽和志愿者們籌集善款1440元錢,跑到批發(fā)市場,給孩子們購買了耳暖、襪子、手套等保暖衣物。“你們給孩子們送棉衣的時候配上,這樣就能讓孩子們從頭暖和到腳丫子。”齊亞珍說。
24日上午,山東尚明律所派出了4位年輕律師來到雙井村,為村里的20戶貧困戶送來了花生油、大米和面粉等年貨。“我們所一直以來都積極參加公益活動,跟
齊魯晚報合作多次,覺得活動很實在,真正幫助了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山東尚明律師事務(wù)所主任馬勇說。
好心人和愛心企業(yè)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源于對貧困兒童的關(guān)愛,出于對
齊魯晚報的信任,送來棉服和善款。
志愿者晚上或周末開車,給貧困孩子送棉衣
除了捐贈的好心人,“新年新衣寒冬送暖”活動也離不開各地志愿者的支持,正是因為他們深入農(nóng)村社區(qū)走訪貧困家庭,統(tǒng)計貧困兒童的身高體重,才幫助每個孩子穿上合身溫暖的棉服。
“我們的志愿者大部分就是普通的上班族,利用周末的時間到農(nóng)村去走訪貧困兒童,核實他們的家庭情況,為他們尋求資助。”臨沂安德公益的負責(zé)人徐坤是一位有著多年公益經(jīng)驗的資深志愿者,她介紹說,幾乎每個周末團隊志愿者都會到臨沂的各個地方,去走訪貧困家庭。25日,本報記者根據(jù)他們上報的孩子名字,將60余件棉衣及上百件棉帽、手套、耳暖等郵寄到臨沂,由安德公益一一發(fā)放到孩子手中。
臨沂平邑縣檢察院的檢察官們也變身志愿者,將在辦案過程中結(jié)識的貧困兒童登記成冊,為他們尋求幫助。“這些孩子既有犯罪人員的子女,也有受害者的子女,他們原本就貧窮的家庭,因為涉及刑事案件變得更加困難,我們既然認識了他們,就想盡量幫助他們。”平邑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左星宇說。
還有很多濟南的志愿者,他們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時間,自己開車把一件件棉服送到濟南周邊貧困兒童的家里,親手給孩子們試穿衣服,跟孩子們聊天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