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7月13日訊(記者 王倩 實習生 薛艷梅) 守護非遺,文化扶貧,從我做起。13日上午,在濟南歷下區百花洲,一群身穿紅色馬甲的小志愿者向游客介紹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手工藝品。他們介紹起來頭頭是道,如數家珍。13日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公益夏令營的首期開營活動,參加活動的30名小小志愿者來到百花洲,參與這里正在進行的非遺扶貧項目。
30名中小學生通過前期報名,終于在13日當天當上了非遺扶貧的“小掌柜”。穿上齊魯志愿者馬甲的小朋友們非常激動,在工作人員介紹非遺扶貧項目時,大家聽得非常認真,有的小朋友還在反復念叨著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展示展銷活動的意義,“我要把這些意義和故事都講給游客聽,讓他們也參與到非遺扶貧的項目中來。”小志愿者吳邦寧表示。
按照分組,30名小志愿者被分成5組到各個省市設置在百花洲內的非遺扶貧展廳內,也就是要正式開啟今天的“小掌柜”體驗,小志愿者們更是興奮了。在湘西、重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展廳內,三年級小學生孟祥耀和小志愿者們在專業志愿者的講解下了解苗繡雙面繡、永順竹編等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大家被精美的非遺產品深深吸引,拿在手中愛不釋手。
在甘肅、廣西、新疆、貴州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展廳,小志愿者們更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大家積極與專業志愿者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拿到專業志愿者為他們準備的文字材料之后,大家比照文字材料上的內容,研究起了這些精美的產品。孩子們悟性特別高,很快他們就了解了當地的非遺文化和手工藝品的特點,為游客介紹起來也是毫不含糊,如數家珍。
從一開始的不知道非遺扶貧,到最后的主動推銷非遺扶貧手工藝品,也就花了半個小時時間。“這些手工藝品太精美了,不管是剪紙、鐵編還是布糊畫,都滿載著歷史的印記和文化。”作為參與者,郝子琪在參加完活動之后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在各省市展覽場館內,小志愿者們向專業志愿者取起經來非常認真,大家手里拿著非遺手工藝品的專業介紹語,觀察著這些精美的作品,還不斷向專業志愿者提問,為的就是能獨當一面,為游客們做專業介紹。兩個小時時間,孩子們意猶未盡,還有的小朋友向陪同來的家長介紹起了非遺扶貧產品,說起來頭頭是道。
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已在濟南歷下區百花洲盛大開啟,來自全國15個省和地區的扶貧工坊特色產品在這里陸續展銷。據悉,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展示展銷活動時間為6月到10月份,大家在這里可以參觀并購買到來自全國15個省和地區的扶貧工坊特色產品,同時這些產品也會在線上進行銷售。